登陆  |  注册      您好,欢迎来到湖南海外旅游!       微信
    微博
你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攻略 > 行走中的巴尔干

行走中的巴尔干

作者: 刘强 发表于:2018/1/5|浏览数:69713

       我们这次在巴尔干地区前后9天,期间反复出入塞尔维亚、波黑、黑山、克罗地亚、斯洛文尼亚等国,不仅饱览自然美景,更饕餮文化艺术盛宴,谋杀了成千上万张“菲林”,受益匪浅感慨良多。


    巴尔干,出自土耳其语,意即山脉。半岛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,包括阿尔巴尼亚、波黑、保加利亚、希腊、马其顿的全部国土和塞尔维亚、黑山、克罗地亚、斯洛文尼亚等8国的部分领土。公元前2世纪后,先后被罗马、拜占庭、阿瓦尔、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统治。


    我们走过的巴尔干,眼见的巴尔干,美景不断,惊喜连连,异国风情浓郁,美得叫人心疼的自然、人文景观,印象最深的当属塞尔维亚木头村、波黑萨拉热窝鸟瞰、莫斯塔尔古城的古桥、黑山布德瓦美丽的沙滩、科托尔峡湾美若画卷的海水、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壮美的观景平台、扎达尔海风琴的鸣唱、十六湖的水。



       然而,这片土地从古至今都没有平静过。战争的恶魔久久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肆虐。从2世纪起,罗马、拜占庭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争夺这块土地,长期进行残酷的争战。19世纪开始,俄、英、法、奥更是在该地区进行激烈争斗,以致后来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。时至20世纪90年代,克罗地亚战争、波黑战争、科索沃战争,战争破坏的不仅仅是地表及其附着物,更破坏了这块土地上居住人民心里的美好,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。
    
      巴尔干之行,我们看得最多的是老城、教堂(清真寺)、宫殿、城堡(墙),予我们铭心的艺术震撼,也让我们刻骨感受到血与火的残酷。城堡,血与火的产物,代表战争;教堂,真善的象征,救人和自救的所在,倡导宽恕、爱人。它们怎能共处?内里深意,我没有研究不敢妄言,你也只有来了才能体会到这种感受。

       城堡,大多建在山上,石墙高耸,戒备森严。每当我走进坚固、阴森的中世纪城堡,内心五味陈杂。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,宫阙万间都是始于底层血汗。我们走过的地方,凡有村落就有教堂,城镇更不止一座。

       当然,宗教鼎盛必然传教场所发达。我国曾有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但我们国家的寺庙多在深山老林,所以又有“自古名山僧占多”的说法。而欧美教堂多在人烟稠密处,建筑辉煌,装饰精美,极尽奢华,尤其是哥特式尖顶,顿使人觉得自己渺小。身置教堂,仰望高深的穹顶,不由自主虔心向主。


      期并不受统治者待见,尤其是基督教,创始人耶稣及其追随者惨遭迫害。罗马皇帝及其代理人疯狂杀戮传教、信教人士。前天我们在戴克里先皇宫边的教堂地下室,看到了克罗地亚地区最后一个被迫害至死的女信徒——玛利亚圣女,她的塑像前面,是一个深深的水牢。
     
      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,基督教合法化并且日益壮大至政教合一后,对那些不信本教人士的迫害,毫不亚于当年对基督教徒的迫害,甚至不惜发动一次次宗教战争!
     
     行走巴尔干,昔日的血与火同眼前的美景与安逸,让我心有感触,无法忘怀。巴尔干,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一段行走,更多的是心灵的沐浴。


相关游记

海外旅游
特卖产品